3月29日春光明媚,徐州市图书馆公益学堂内泛起层层清音,色空鼓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顾海燕老师正带领学员们研习《春江花月夜》,指尖轻触鼓面的刹那,清越音波与窗外柳浪形成奇妙共鸣。
《春江花月夜》不仅是乐曲,更是穿越千年的美学意象。“色空鼓‘轻击如泉,重叩似钟’,五音应和五脏,气息要随诗句起伏。”顾老师指尖抚过鼓面十三音舌,腕间一沉一扬,示范“江流宛转绕芳甸”的绵长韵律。学员们屏息凝神,学习并欣赏老师的指法,一击一颤间,金属余韵如露珠滚落荷叶,“原来古诗里的月光能‘听’得见!”
教学中段,古筝声倏然切入。演奏者信手拨弦,“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泛音倾泻而出。顾老师颔首示意,众人应声击鼓相和。青铜脆响如星子坠江,丝弦低吟似夜雾萦回,更有学员以指尖轻扫鼓缘,摹出“鱼龙潜跃水成文”的粼粼波光。
本次公益课特选《春江花月夜》,正是因“春江”意象与三月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景致交融,让传统文化“活”于四季晨昏。
撰稿:范梦璐
审校:王仁同
发布:蔡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