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 | |
元宵节 元宵团圆幸福来 花灯舞影映夜空 | |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作为中国春节年俗里压轴的重要节令,时间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从古代历法来看,正月恰是农历的元月。 正如《说文解字》所记:“元,意为起始;宵,指代夜晚。”在这一天,人们迎来新年的首轮月圆之夜,“元宵节”之名便由此而来。并且,历代都有在这一节日观赏花灯的习俗,因而它也被称作“灯节”。在宋代以前,提及这个节日时,多以“元夜”“元夕”“上元”相称,而自宋代往后,文献记载中则频繁出现“元宵”一词。 | |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 |
元宵 元宵,原指“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主要活动是夜晚吃元宵和赏月,节日名称逐渐演变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也是中国汉族的传统小吃,是节日食俗之一。北方的“滚”元宵与南方的“包”汤圆,不仅在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口感上也各具特色。 最初,人们将这种食物称作“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发音相近,寓意着团聚和和睦。它象征着全家人团圆,传递着温暖与幸福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离别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赏花灯 花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得知佛教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有僧人观佛舍利并点灯敬佛的做法后,他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皇宫和寺庙点灯敬佛,士族和百姓也开始在民间挂灯。渐渐地,这一习俗演变为元宵节的赏灯活动,元宵节也因此成为古往今来展示和欣赏花灯的盛大节日。 元宵节还被视为祈求子嗣的吉日,成为古代妇女出门赏花灯的重要原因。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中提到,元宵节时有“偷灯”之习,解释其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的“灯”与“丁”谐音,象征男丁。由此,偷灯便成为祈求生育儿子的象征,而赏灯也被赋予了求子的含义。因此,古代妇女在元宵节出门观灯、赏花灯,有了更为正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