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兵法、说到计谋,我们经常会想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句话是出自《孙子兵法》,其实并不如此,它真正的起源应该是《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一部影响较大、流传甚广的兵家权谋书。而“三十六计”这个词,来自于南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这里的“檀公”就是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檀道济,由此则可以看出,“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是檀道济所创造。它的意思是,在败局已定、无可挽回的情况下,唯有退却,方为上策。此语后来被人沿用至今,成为众人皆知的成语。不过,这本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人们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

 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并了解真正的三十六计吧

wps1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师。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解释: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浅解:与敌方比较,我们的力量本来就显得薄弱,如果进一步显得空虚,就会让敌人难以揣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造句:1.诸葛亮的深谋远虑,才使他的空城计得以成功。

2.司马懿以狡诈著称,却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这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有的部门值班不含糊,有的部门却唱空城计。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阅读“空城计”的故事,并回答下方的成语小提问。

wps2 

提问:

1. 下面哪个成语和“空城计”这一三字成语意义最相似?

A. 虚虚实实  B.妙手空空  C.空空如也  D.众志成城

2. 下面哪个括号中可以加上“空城计”这一三字成语?

A. 诸葛亮足智多谋,以(   )智退司马懿的大军,解除了危机。 

B. 赵某平生的一大爱好就是弹琴,此时以为得到了一个佳丽知音,却不知是陷入了敌人布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