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人苦于学习、工作任务繁重以及生活琐事杂乱,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恨不能变出三头六臂。 如何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 这是不少人关注的问题。 斯科特·扬1988年出生于加拿大,是国际知名的学习方法专家和效率管理践行者。 他因12个月内线上自学完成麻省理工学院33门计算机课程而闻名,也曾用1年时间掌握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汉语、韩语四门语言。 斯科特·扬身兼数职,却能将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有哪些秘诀呢? 他在《超效率手册:99个史上最全面的时间管理技巧》一书中分享了他解决时间管理难题的方法以及提高工作、生活效率的技巧,可以供我们参考。 如何打败拖延症? 问个有些“扎心”的问题: 有什么事,是你早就说要做,但拖到现在还没做的吗? 老话说得好,“今日事,今日毕”,但现代人的拖延症似乎相当普遍。 拖延症,不只是“懒”那么简单,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干扰到身心健康。 斯科特·扬提供了14种技巧来帮助打败拖延症。 比如列出周/日目标: 1.每周最后一天,列出你下一周想要完成的工作。 2.每天结束时,把一些周目标工作挪到新的日目标列表上,这些是你明天要完成的目标。 3.一旦完成了日目标,那么这一天就停止工作吧。 周/日目标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把你要办的数不完的事分解开来了。 你不是要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而是要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 通过将大量任务拆分成每天的任务量,你会更容易说服自己投入工作。 比如限定时间: 设定一个时间。在任务完成之前或时间用完之前不许停止工作。 这就是限制时间的本质,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面对这种“残酷”的考验。 限定时间可以从两方面击退你内心的拖延恶魔: 1.时间短(30~90分钟最为理想),这比好几个小时连续工作让人更容易接受。 2.紧迫感,想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做完你接到的任务,限定时间会刺激你加快速度。 限定时间的真正好处在于你会一直工作到超过设定的时间。一旦你为一个任务或项目注入动力,你就会更易持续工作。限定时间是你开始工作的第一推动力。 下一次你不想工作的时候,就设一个90分钟的“时间盒子”。清理你的桌子,关掉收件箱,专心工作90分钟。 又比如营造一个不会分心的工作场所: 拖延者喜欢分心。热衷于生产效率的人都知道,避免拖延的关键就是不分心。 1.电脑上。关掉收件箱,隐藏弹出窗口,必要的时候关掉网络。工作文件是你电脑屏幕上唯一出现的东西。 2.书桌上。清理掉任何在你工作时能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 3.屏蔽“噪声”。在门上贴一个“禁止打扰”的标签,坚决拒绝任何一个试图闯入影响你独处的人。 4.让人们知道你的“专注”时间。让人们知道你的“专注”时间,他们就会选择在更合适的时间给你打电话或者跟你见面。 还有更多的技巧,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让做事更有条理 为什么已经做得很多了,还是会不停有问题冒出来,将刚整理好的工作搅成乱麻? 为什么一天从早忙到晚,却不知道在忙些啥,感觉越忙越乱,还时常忘记事情? 也许不少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做事没有条理。 有些人认为做事有条理是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但斯科特·扬并不认同,他认为条理性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 他本人就曾从生活状态混乱的懒汉变成一个有条理的人,所以其他人同样可以做到。 斯科特·扬同样提供了14种技巧来实现做事有条理。 比如给所有东西规定放置的地方: 要做到有条理,关键是给每个东西规定一个放置的地方。 家里的每一个物品都应该放在该放的地方。每一项任务、事情和项目都应该在你的安排里有一席之地,等待着你来处理。混乱就是由一些无处放置的东西不断堆放引起的。 你可以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把一些没地方放的东西收起来,开始变得有条理。这个得花一整天甚至两天才能完成,不过一旦搞定,保持起来就容易许多了。 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房子,假如一些类别模糊不清的东西不能被快速地收置起来,屋子就会混乱。 有些东西难以明确地归为某一类,比如你有一个文件夹专门放商家开具的收据发票,另外一个专门放自己的收入收益票据。那银行账单该放到哪一个文件夹里呢? 有两个选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不经常出现,你可以把它放在对应的类别文件夹里面。 如果它时常新增,那就找另外一个地方放起来。如果你会收到很多银行账单,你可以用一个全新的以“银行”命名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可以放许多类似的票据。 比如做好阅读笔记: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用活页夹来记笔记。这样可以在读一本书时记录一些好的思想、语句和有趣的信息。 1.它能帮助你抓住一本书的核心思想。如果你想回头去看这本书,找出关键信息,你只需浏览2~4页笔记,而不是200~400页的书。 2.它比书页折角和画下划线快。在书上做笔记是很快的,但事后你想查看起来就慢得多了。但在活页夹上记录可以让你更快地回忆书上内容。 3.你的记忆不是完美的。通常,一本书上的知识只能在头脑中活跃一个月左右,活页夹的笔记可以充当一个恢复记忆的工具。 又比如写出你的目标: 写出目标十分重要,光用头脑记住是不利于完成目标的。将目标写下来有几个好处: 1.让目标不被遗忘。 2.给你动力去完成目标。 3.可以让你有一些模糊的想法,并把它们变成具体的目标。 建议用纸来写下目标,因为这样更具体,更加切实可行。拿着一个亲手写下的目标如同拿着对自己许下的一份契约。 当你完成了哪一个目标,可以在纸上对照着看,然后把它再收起来。 已经完成的目标会带给你巨大的动力,快速浏览它们会让你有信心完成更多的目标。但是在那之前,得先把目标写下来才行! 怎么保持活力? 2025年8月22日,“现代快报”微信公众号报道称:江苏一医院开设“浑身”不得劲门诊,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 原来是8月上旬,江苏南通市中医院针对精力下降、气短懒言、白日思睡、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开设了专病门诊,专治各种“不得劲”。 该门诊上线后异常火爆,除了中老年人外,大量年轻人也成了看病主力军。很多网友也点评说自己需要这个门诊。 由此可见,不少现代人存在活力不足、精力欠缺的问题,而这显然会影响个人的效率。 斯科特·扬也提供了14个技巧来帮助保持活力。 比如让你的时间头重脚轻: 一个头重脚轻的建筑意味着上层比底部更重,而一个头重脚轻的日程意味着最难办、最花时间、最令人头疼的任务往往最先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先解决最难的工作,从而让你的精力保持旺盛。 一个脚重头轻的日程表是恰恰相反的。有这样的日程表的人往往会拖延做自己最不喜欢的工作。 他们会把难做的、花费时间长的、费头脑的工作放在最后做,而倾向于先干一些像处理邮件这样的简单工作。 这样的结果就是,还没做最重要的工作人们就已经疲惫不堪了。 在每天这个层面,请把一天内最重要的工作放在早晨;在每周这个层面,请把更多的工作放在周一,而不是临近周末休息的周四周五。 头重脚轻的工作安排有很多好处。比如当你在早上完成了最难啃的任务之后,就算累了,也有信心来处理其他的小事情。 比如利用15分钟法则: 15分钟法则意思是在任何你想放弃的时候,再多做15分钟。 人的精力是上下波动的,难做的工作会榨干你的精力。通常,再坚持15分钟,你就会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恢复精神。 使用15分钟法则还会提升你的自律能力。自律就像是你的精力耗尽时的后备燃料库。再坚持15分钟能帮你对抗消沉。 坚持15分钟后,不妨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你可以做另外一件事,或者只是暂时停止工作。把注意力暂时移开,重新出发时才会有新的不一样的视角。 又比如给你的动力再次充电: 动力是能量最重要的形式。 如果你情绪低落,不管早上跑多远或者做多少个俯卧撑都没有用。 但是,长年累月地保持动力是很难的。挫折、停滞和批评都会影响你进步的速度。 定期给动力充电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接触到能量源。 保持动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回顾你的目标。看看你的进步,阅读一下你当初设立这些目标的原因。重新想起自己原本的目标能够对抗任何暂时的挫折。 失去一个合同或者进展缓慢的一个月,比起财务自由、健康和事业成功的蓝图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回想目标并不能激励你,那说明你选择了错误的目标,无论是一开始就错了还是这些目标对你不再重要。总之,目标可以成为能量的来源。 所以,别忘了下一次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你的动力再充电。 如果能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以更高的效率,相比过去完成更多的事情,那么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更加轻松、更少焦虑。 斯科特·扬总结提炼了他在实践中发现的关于提升生产效率的技巧,都是简单易行,方便借鉴的。 《超效率手册:99个史上最全面的时间管理技巧》分成七个章节,分别从“克服拖延症”、“做事更有条理”、“保持活力”、“把事情做成”、“让你的日常工作自动进行”、“生产效率黑洞”、“做对的工作”七个方面着手,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改善效率的方法。 感觉时间不够用,不知道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的朋友们,可以听听这本书,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