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天朗气清,徐州市图书馆道德讲堂内,一场以“诵读艺术的基础训练”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期举行。10月9日,众多朗诵爱好者齐聚于此,在老师的引领下,共同探寻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
本次课程的内容聚焦于 “诵读时应注意的词性与词意” 。“一个动词,是句子的灵魂,诵读时应赋予其动感与力量;一个形容词,是画面的色彩,需要读出其渲染的意境与程度;而一个名词,则是情感的载体,应读出其具体的形象与内涵。”老师强调,唯有准确把握词语的属性与含义,诵读者才能跨越“读准”的层面,抵达“读活”的境界,真正做到“声入心通”。
在互动练习环节,学员们踊跃尝试,将刚学到的理论应用于经典篇目的片段诵读中。从单个词语的推敲,到整个句子的语气把握,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而热烈。
老师对每一位学员进行了细致点评,从语音的轻重、停连到节奏的快慢、情感的收放,逐一指点,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声音是文字的翅膀,情感是诵读的根基。在徐州市图书馆这一方文化净土上,人们通过对字斟句酌的研习,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完成了一次与优美文字的深度对话。这正是图书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生动实践。
撰稿:范梦璐
审校:王仁同
发布:蔡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