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期成功学习了经典古筝名曲《秦桑曲》的韵味与基本技法后,7月3日,徐州市图书馆公益学堂内再次响起熟悉的丝弦之音。本次公益古筝课聚焦深度练习,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全情投入,对这首乐曲展开了更为细致的打磨。
不同于初学时的“了解”与“上手”,本次课程的核心任务非常明确——“练”字当头。学员们带着对《秦桑曲》的初步理解和课后练习的成果回到课堂。
老师首先带领大家进行了集体复习,“《秦桑曲》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从开始的思念低徊到中间的激昂倾诉,再到结尾的无奈怅惘,这些层次都需要通过指尖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的微妙变化来传递。”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古筝上示范关键乐句。
教室内,学员们神情专注,指尖在琴弦上或轻揉慢捻,或快速轮抹。老师穿梭其间,化身“声音的雕塑师”,针对每位学员的具体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
本次《秦桑曲》练习课,在反复的推敲和老师的精雕细琢中,让大家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邃内涵和演奏技艺的精妙之处。悠扬的琴声在公益学堂回荡,学员们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对千年古韵的传承。
撰稿:范梦璐
审校:王仁同
发布:蔡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