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科技新贵“杭州六小龙”火速出圈。


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视频被马斯克转发,并且在春晚扭起了秧歌;深度求索的DeepSeek成为全球最火的一款AI应用;游戏科学以《黑神话:悟空》引爆全球游戏圈;强脑科技成为脑机接口领域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还有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


杭州从二线城市中脱颖而出,年轻人也后来居上,80后、90后成功接下了60后、70后的接力棒。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没有谁能够永远站在舞台的C位。


倘若不能正确认清现实,难免会感到失落,甚至酿造人生的悲剧。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悲剧故事。


小说用冷峻的文字,刻画了青衣莜燕秋执着癫狂的一生。


她因执着于成为当红名角,而成为“戏霸”,年轻时抢老师的戏,中年后又抢学生的戏,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看完她的故事,不禁感叹:


一个人的不幸,缘于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图片

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走得更远


1979年,筱燕秋年方十九,是一颗冉冉升起的青衣新星。


京剧剧目《奔月》尘封11年之后重新上马,筱燕秋被定为嫦娥A档,而B档正是当红青衣李雪芬。


李雪芬十分大度,自愿做好传帮带,将舞台经验无私地传授给筱燕秋。


《奔月》大火,筱燕秋似乎就是为嫦娥而生。


但是《奔月》自公演以来,她就一直独霸戏台,一场都不肯让。领导一找她,她立马变脸成猪肝色。


《奔月》剧组到部队演出,李雪芬好不容易争取到一次演出机会,并赢得了军人如潮般的掌声。


筱燕秋冷冷地注视着台上的李雪芬,脸色极其难看,犹如寒冰。


五次谢幕后,李雪芬来到后台,与筱燕秋相遇,一个热气腾腾,一个寒风飕飕。


李雪芬主动向筱燕秋传授李派唱腔的技巧,并探讨角色的处理。


筱燕秋一声不响地听完,眼神极为不屑,然后蹦出一句赤裸裸的嘲讽。


李雪芬怒不可遏,反唇相讥。


恰巧剧务端来一杯开水,筱燕秋不假思索地将滚烫的开水泼在了李雪芬的头上,后台立即变成了捅开的马蜂窝。


老团长气急败坏,指着筱燕秋背起了戏文:“丧尽天良本不该,名利熏心你毁就毁在妒良才!”


之后,筱燕秋被调到戏校任教,李雪芬则躺在医院,两代青衣双双沉寂,《奔月》也再次熄火。


年少气盛的筱燕秋突然红极一时,巨大的光环让她变得目空一切,不再把前辈放在眼里。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职场中,小有成绩的新员工,会对老员工充满了不屑;


家庭中,长大成人的孩子们,会认为父母思想太陈旧;


社会中,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会嘲笑老人落伍于时代。


我们总是过于自负,认为自己超越了前人,而洋洋自得。


殊不知,你今天的成就,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腾飞。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


前人用多年曲折的人生阅历,才提炼出宝贵的人生智慧。


向前人学习,我们可以吸取前车之鉴,少走许多弯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前人的肩上,我们才能站得高,走得远。


图片


以平常心度烟火,才能拥抱幸福


一跃飞天的筱燕秋瞬间坠落凡间,成了一个失魂落魄的冰美人。


她经人介绍与交警面瓜相识,并匆匆结婚生女。


面瓜憨厚顾家,爱妻如命,但是筱燕秋总是失神地沉浸在自己的嫦娥仙界,而无法融入到俗世烟火中。


恍如隔世的绚烂舞台,让她郁郁寡欢,喜怒无常。


30岁生日那天,筱燕秋酒醉后,把油迹斑斑的围裙剪成两块,当成水袖挥舞着,跌跌撞撞。


油盐酱醋的罐子碎了一地,划破了她的手,鲜血染红了水袖,她用纯正的韵腔幽怨地唱了起来。


她心有不甘啊。


未曾想《奔月》停演20年后,一位烟厂老板从天而降。他是筱燕秋的忠实戏迷,愿意提供赞助,让她重新演唱《奔月》中的嫦娥。


再次试戏,筱燕秋风采依旧。她激动得浑身战栗,却绝望于自己臃肿变形的身材,因此决定立即减肥。


她直奔医院开了减肥药,如同复仇般疯狂行动。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只吃瓜果蔬菜,以及大口大口地吞着减肥药。


效果立竿见影,她很快减掉了9斤体重,但是副作用也接踵而至,多余的皮肤无处安放,而且精神恍惚,体力不支,说话气息也越来越细。


一次,她当众给学生春来示范一段唱腔时,居然连续两次唱破音。旁人的目光像毒药一般,无声无息地活生生要了她的命。


为了确保演出机会,她和烟厂老板睡了。而比这更屈辱的是,烟厂老板对她的衰老身体表现出毫不掩饰的鄙夷。


筱燕秋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公竭尽全力哄她开心,可是她却陷在不甘的心结中,而忽略了家人的脉脉温情。


为了换取失而复得的演出机会,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与尊严。


作者在书中感叹:“一个人可以有多种痛,最大的痛叫作不甘。”


人这一生,总会经历许多失意与不甘。


掏心掏肺付出殷殷真情,无奈恋人背叛;

竭尽全力拼搏锦绣前程,无奈一事无成;

挖空心思欲留青春永驻,无奈年华老去。


人生碌碌,荣枯有数,得失难量,多少壮志终泯灭。


穿梭于时光的隧道中,总会遇见令人悲伤的风景,但也会附赠淡淡的馨香。


执着于爱而不得、求之不得的人和事,生命就满是不甘和索然。


不妨转身看看平常的烟火,幸福的滋味就会荡漾开来。


放下遥不可及的星空,以平常心度烟火,以欢喜心过生活,幸福就会触手可及。


图片


长江后浪推前浪,才是必然规律


春来跟随筱燕秋学习6年,筱燕秋宛如一个绝望的寡妇,拉扯着唯一的孩子,对她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17岁的春来,风姿绰约,顾盼神飞,成为嫦娥B档。


排练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却突然传来:春来被电视台录取,不想演戏了。


为了挽留春来,筱燕秋毫不犹豫地让出嫦娥A档,并且放弃了减肥,全身心地传授春来。


可是等到冷静下来,她便后悔了,来之不易的机会岂能就这样付之东流?


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因此她竭力克制自己,继续帮助春来排练。


最终,领导决定两人各演一半,筱燕秋喜极而泣。


公演即将到来,筱燕秋却意外怀孕了,为了演出,她偷偷去做了药流。


公演首日,筱燕秋如同嫦娥附体,光彩照人。她立即反悔,要求演完整个公演。


第二天,她一口气演了4场,坚决不让,不要说是自己的学生,就是亲娘老子来了也不会让,她才是真正的嫦娥。


当天下午,她因药流感染而发高烧,只好偷偷再去医院。


为了晚上的演出,她放弃手术,改为输液,可是没想到由于劳累过度而睡过头了。


等她匆匆赶到剧院,春来已经上好妆,美得如同天仙下凡。


筱燕秋突然惊觉:“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化妆谁才是嫦娥。”


剧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她无限悲凉,自己的嫦娥是真的死了。


她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来到风雪交加的剧场外,旁若无人地唱起来,一滴滴鲜血顺着裤管往下流淌。


筱燕秋自以为是无人取代的嫦娥,可是年轻貌美的春来毫不留情地将她的痴心妄想碾碎成泥。


她终于明白,这世上没有人是无法替代的,这世界离了谁都照样转,而且还可能转得更好。


《增广贤文》曰:“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来时如狂风暴雨般浩浩荡荡,去时像微尘飘落般悄无声息。


无论你多么出类拔萃,无论你如何费尽心机,最终都难逃“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的结局。


与其苦苦霸占位置,拼命阻碍新人前进,不如为新人的成长与崛起而感到欣慰。


每个人终将在光阴里老去,后来者居上是不可逆的必然规律。


年轻时尽情挥洒光与热,年老了甘做阶梯育新人,才是优雅的转身。


图片


筱燕秋以为自己的“嫦娥”无人能够取而代之,因此理直气壮地霸戏,抢完老师的戏,又抢学生的戏。


而这一切缘于她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她既看不到前辈的积累,也看不到新人的超越。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人比你更优秀。


前辈可敬,后生可畏,拥有一颗谦卑之心,我们才能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