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5年春节,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再次给老家江苏宿迁光明村的村民们发年货,每家有价值几千元的礼品。


而且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万元的现金红包,给当年他上小学时在校的所有老师每人10万元的现金红包。


这一举动引发网络热议,许多网友盛赞刘强东富贵不忘本,富有人情味。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宝水》,也讲述了一个不忘本的乡村人情故事。


作者乔叶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70后女作家。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宝水》应该是目前为止写新农村建设、写乡村振兴最出色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宝水村从传统型乡村转型为旅游型乡村的故事。


在轰轰烈烈的改革中,古老乡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老百姓的日常点滴和人情世故也在缓缓流泻。


读懂了《宝水》,你就读懂了人情世故。


图片

青萍:飞得再高,也不忘根本


年幼时,地青萍同奶奶生活在福田庄乡下,直到12岁时,她才回到城里的父母身边。


由于同学嘲笑她的乡下口音,她急于甩掉福田庄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


奶奶又总是让父亲帮忙乡亲们跑前忙后,福田庄就像一张大网将父亲勒得喘不过气来,因此青萍对福田庄的厌恶就更胜一筹。


她在心里想象,只有奶奶死了,父亲才能摆脱福田庄这个重负。


可未曾想,父亲却死于奶奶之前,他在返乡给乡亲送婚车的途中,出车祸而身亡。


悲痛欲绝的青萍将满腔怨恨撒到了奶奶身上。


父亲去世不到一年,奶奶病危,家人百般催促,青萍却有意拖延,导致最终未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


但是看到奶奶一动不动的身影,她突然懊悔莫及,泪水如决堤般倾泻而出。


从此,失眠成了如影随形的酷刑。


毕业后,青萍做了省报记者,然后结婚生女。可是丈夫在医院值夜班时突然猝死,女儿长大后也去了国外。


而顽固的失眠依然不依不饶地折磨着青萍,因此她办了病退。


恰巧老朋友老原的家乡宝水村正在打造“美丽村庄”示范村,在外闯荡多年的生意人老原便将村里的老宅改成民宿,邀请青萍去帮忙打理。


来到宝水村,似曾相识的脉脉温情唤醒了青萍对福田庄的回忆,也让她理解了奶奶多管闲事背后的良苦用心。


她也热心参与到宝水村的建设中去,帮助布置村史馆,并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失眠症不知不觉地不翼而飞,她还收获了与老原的爱情。


因此,她决定扎根宝水村。


在乡村长大的青萍,来到城市后,对乡村有了更多的怨恨。但在历经世事后,她又回到乡村,最终与乡村、与自己和解。


像青萍这样生长于乡村,功成名就后又回馈乡村的人,并不在少数。


2020年11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19岁青年丁真珍珠,因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


之后,他发布个人音乐专辑,参加综艺节目,成为“新晋顶流”。


但是他并没有忘本,而是担任了理塘县的旅游大使,后来又成为四川文旅的宣传推广大使,积极为家乡代言,造福家乡。


人生路上,我们一路从家乡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越走越远,也对家乡有了更多的疏离。


家乡的琐碎,让我们觉得拖累;家乡的落伍,让我们心生厌弃。


渐渐地,我们常常忘了回家的路。


可是,家乡是每个人生长的根,离开根的支撑,谁都无法枝繁叶茂。


家乡一动不动地守候在原处,但是它是你失意时的港湾,年迈时的归处。


无论你飞得再高,也不能忘了初心,忘了根本。


图片


大英:做事再刚,也不忘人情


刘大英是宝水村的村支书。


她的家庭并不完美,丈夫瘸腿,小女儿因遭受异性骚扰而患上精神病,闭门不出。


但是大英为人热心泼辣,做事精明干练。


宝水村被评为省“美丽村庄”示范村后,她骂骂咧咧地坚持让村民按照专家意见,砸掉村委会廊上新铺的暗红色瓷砖。


村里有棵几百年的老槐树,许多村早就挖走卖钱了,可是大英不为所动,谁提都翻脸,并扬言,只要她做一天主,这棵祖宗树就得留着。


随着旅游客流的增加,家家做生意,各种矛盾也应运而生。


她带着村民,解决停车、垃圾、挂牌、定价、饮食卫生、与游客沟通等问题,并组建乡建工作室、村史馆、暑假托管班等。


面对不良游客的随意破坏以及网络攻击,她领导村民及时反击,变不利为有利。


宝水村逐步被打造成一个山清水秀的热门旅游乡村,吸引了众多在外拼搏的村民返乡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来此实习。


她秉公办事,坚决不把对公招待放在自家儿子的民宿中。


在一次食物卫生抽检中,只有大英儿子和老原的民宿达标,其他几家民宿因为不达标而受到处罚。


因此,村民议论纷纷,更有男人当众指责大英存有私心,大英出其不意地上去甩了他一耳光,又在大喇叭里为自己申辩冤屈。


她声泪俱下的表白,化解了村民的猜忌。


返乡老板赵顺趁着大英外出考察之际,违规翻修加盖老宅,虽然大英事先通知几个人帮忙盯着,但是大家碍于情面,都没有向大英通风报信。


等她回来时,房子都快盖好了,大英义愤填膺,但是面对杨镇长的批评,她却说:“做官不做官的不要紧,你先得好好为人。”


因为宝水村的人都沾亲带故,不可能为了一点小事就把人都得罪光。


杨镇长也表示理解,管理老百姓差不多就行,不能不留余地。


大英做事雷厉风行,敢作敢为,但是在处理与村民的矛盾时,自己行得正,不假公济私,又处处透着一股人情味儿。


这种既讲原则、又讲人情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024年4月,杭州交警大队的辅警李语蔚在网络走红,因为她在西湖边疏导交通时,既坚持原则,又语气温柔,笑容甜美,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兔子辅警”。


只讲原则,容易认死理,不懂得变通,不仅得罪人,而且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只讲人情,又容易缺乏立场,是非不分,公私不分,无法公正而理性地处理问题。


既讲原则又讲人情,则是一种外圆内方的处事方式。


《菜根潭》中写道:“操存有真宰,应用有圆机。”


圆是处世方法,方是处世之本。


既坚守原则,又懂得变通,才是人生大智慧。


图片


九奶:生活再苦,也不忘行善


九十多岁的九奶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她原名叫张迎春,婚后生了三个小孩都没有存活,后来又守寡,因此被认为命硬,克夫克子。


有一次,她晕倒在雪地里,险些丧命,老原爷爷救了她,并不顾他人劝阻,留下了她。


之后,九奶就在原家老宅住下来了。


老原爷爷亲手打磨了两根拐杖,一根送给大病初愈的九奶,另一根送给原家长工、腿脚不便的豆哥爷爷。


后来时局动荡,老原爷爷却被豆哥父亲批斗致死,两家因此结下仇恨,老原父亲也遵守家嘱,远走他乡。


九奶就一直守着原家老宅。


此后,无儿无女的九奶却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接生,成为远近闻名的接生婆。


宝水村的许多中老年人当初都是由她接生的,而且贫困时都受过她的救助,因此大家都十分敬重她。


老原父亲癌症去世前,突然着魔般地叮嘱老原回乡,老原才回村开了民宿。


一天,九奶的拐杖突然丢失,她像丢了魂一样,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


到了弥留之际,她依然不停地念叨着那根丢失的拐杖。


这时,豆哥匆匆赶来,将当年老原爷爷送给自己爷爷的拐杖,递到九奶手里。


看着老原和豆哥并排跪在自己床前,看着两家多年的恩怨烟消云散,九奶才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其实,老原是九奶的亲孙子。


当年老原爷爷家大业大,却无孩子,九奶感念其救命之恩,悄悄与他生下孩子,即老原父亲。


但是为了不破坏其家庭,她一直保守秘密,直到临终前,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老原和青萍。


九奶多年守寡,孤身一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却处处积德行善,不忘报恩。


正是因为她的善行,才让她得到了全村人的敬重。


常常有人感叹,好人无好报,善良总是被辜负。


但是人生皆有因果,命运不会辜负善良的人。


你释放的每一份善意,当时也许没有回报,但是最终都会惠及自身。


2021年,河南发生暴雨灾害。鸿星尔克企业在自身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默默捐款5000万元,而且没有高调宣传。


这一善举感动了无数网友,许多人自发地去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梭罗说过:“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


善良是稳赚不赔的福报,付出善意,方便他人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这世间真正能温暖人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流动的善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只管善良,命运会偷偷给你奖赏。


图片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好像弄丢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但是《宝水》似乎又找回了许多。


淳朴的人文风俗,温良的深厚情谊,才是《宝水》最可贵的地方。


正如作者所言:“老家就是老得走不动的家,那片土地,那片村庄,那座房屋,那些亲人,都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


老家就像风筝的那根线,无论你飞得多高,总有一头牵着你。


常回家看看,回到生命最初的家园,看看那个让你又爱又嫌弃的老家,看看那里的人情世故。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