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工匠精神这几个字曾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它说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从古至今,在各行各业里能做到拔尖的人,都有一份常人难以企及的工匠精神。

本套书单将带您走进“手艺人”的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在日复一日中锤炼自己的工匠精神的。

图片


图片


作者郭宝昌从京剧演出及其演变的内部,提出了一套“游戏说”的理论,并用丰富的梨园掌故和趣闻轶事、生动通俗的京味儿语言,解锁了京剧的魅力。


图片


他从这样的游戏观说起,谈我们京剧为什么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从假面变成了脸谱,从胡子演变成挂在耳朵上的髯口,从竹马变成了马鞭,从盔甲衍变成了大靠,从头饰变成了点翠头面,从具象走向了抽象,从空空的舞台衍变出气象万千的宇宙空间和时间。


图片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建筑师和他的建筑之间的故事。


这位建筑师曾获得过全球建筑领域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是继贝聿铭之后第二位获得这个奖项的华人。


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图片


张景出生在湖南西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除了盐需要外出购买,这里的人们靠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张景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纪录片摄像师,几乎跑遍全国各地的农村,见到了种类繁多的生产与生活工具。


“小时候的生活印记”随即被连通,让张景倍感温暖,觉得“村里的老人身怀古老的生活技巧”,这些祖先们代代相传的智慧,可以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流传后世——这便是他拍摄纪录片《寻找手艺》的初衷。


而这本同名书籍,则是对纪录片的补充。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张景的脚步,从那些手艺人身上,去感受“中国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精气神”吧……


图片


这是日本一群特殊的手艺人,在古代,他们的祖上专门从事宗教寺庙的建造,而他们的后代,则坚守在这些古建筑里,专门从事修复工作。


无论是第几代传人,他们都坚持同样的工作方法,只靠一双手和一套工具,用木材打造每一个建筑零件,最终修筑出一座建筑。


图片


在日本,他们被称为“宫殿木匠”,这些宫殿木匠中,级别最高的木匠,则被称为“栋梁”。


在一座寺庙的修建中,栋梁就是工程项目的领导,从图纸设计、工程进度安排,再到工作分配,都由栋梁来统筹。同时,栋梁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树之生命木之心》这本书讲的,就是两代“栋梁”和弟子们的故事。


图片


几千年来,正是很多与我们衣食住行相关的工艺与工匠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在的样子。


虽然有一些技艺逐渐退出了现代生活,可却深深地融入在历史中,成为我们血肉的一部分。


作家南翔走访了木匠、药师、捞纸工、铁板浮雕师等十五位工匠,年纪从五十多岁到八十多岁不等,把他们的经历、行当技艺和传承难点,汇集在《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一书中。


让读者从那些手艺和器物中,感受承载了几千年的文明。

图片


长大了才知道,曾经我们叫的“师傅”,现在被人们尊称为“匠人”,他们拥有的手艺,正是他们行遍天下的本事。


图片


那么,你见过哪些了不起的匠人,听过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呢?不管怎样,听这本《手艺》讲讲他们的事儿,能让你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