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图片

1949年3月1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在北平宣布成立,特别推荐连环画《周总理关怀学生》。

1949年3月1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这一天北平中华全国学生第14届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方针的指示》,《人民日报》对北平举行盛大欢迎会欢迎各方民主人士进行全面报道。大会认真总结了当时我国学生运动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了此后中国学生运动的方针、任务;建立了包括解放区和国统区的统一的全国性学生组织及其领导机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并制定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

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始终是我党的重点工作之一。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了广大青年学子多样关怀,敬爱的周总理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2

2014年3月2日,孙茂芳获得了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当代雷锋”荣誉证书,特别推荐连环画《京城“活雷锋”——孙茂芳》。

孙茂芳,男,1942年10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一等功臣,现已离休,人称“活雷锋”。他五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5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的老人,向他们倾注了浓浓的亲情与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与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

在2014年3月2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他获得了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当代雷锋”荣誉证书,成为继郭明义、庄仕华之后全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道德楷模,也是北京市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人。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3

图片

2014年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特别推荐连环画《“画”说两会》。

2014年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议程,听取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4

图片

1919年3月4日,第三国际成立,特别推荐连环画《列宁学习的故事》。

1919年3月4日,一个以推动世界革命为目的的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在莫斯科建立,这便是由世界共产主义领袖列宁领导成立的第三国际,它的成立标志着当时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迎来了新的曙光。第三国际对当时许多国家建立共产党,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对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列宁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至今日,他的众多先进事迹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5

图片

今天是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特别推荐连环画《学雷锋做好事》。

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一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一种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是一种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新时代的雷锋就在身边,他们的精神已经渗入民族的血液。雷锋精神必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6

图片

1951年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提出开展生产竞赛,特别推荐连环画《李顺达互助组》。

1951年3月6日,李顺达提出开展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的劳模纷纷响应,一场盛况空前的农业战线的爱国丰产竞赛活动在全国展开。这场竞赛不仅率先提出了改革农业技术、使用新式农具和发展农副业的生产竞赛计划,还增加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容。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布命令,授予李顺达互助组爱国丰产奖状一面、奖金500万(旧币)。毛泽东主席为李顺达互助组的奖状亲笔写下“生产战线上的模范”。

同年,为了表彰李顺达及其领导的互助组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杰出成就,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李顺达互助组“全国丰产模范互助组”称号。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7

1931年3月7日,毛泽东制定游击战争方略,特别推荐连环画《龙腾虎跃》。

 1931年3月7日,红一方面军发布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关于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红军主力歼灭敌人的通令》。《通令》提出了“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十项任务、十种办法。同时还召开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工作会议,决定广泛发动群众,全面开展游击战争,争取有力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这个通令的颁布,为红军游击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战术方案。连环画《龙腾虎跃》讲述了游击战争方略制定后不久,我赣粤游击队灵活开展游击战、充分依靠群众支持,神出鬼没、龙腾虎跃地取得营救被捕战友重大胜利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8

图片

1952年3月8日,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举行起飞典礼,特别推荐连环画《新中国的第一个女跳伞员》。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1952年3月8日,新中国第一批优秀的女航空人员在祖国的首都隆重地举行了起飞典礼,这是新中国妇女在共产党领导下新的光辉胜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当天下午,朱德总司令、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亲自检阅并亲切接见了这些女航空人员。由于第一批女飞行员成功开创了通向蓝天的道路,第二、三、四、五、六批女飞行员也相继完成培训,成为空军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她们驾驶的飞机飞遍了祖国各地,执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等各种任务,为人民空军赢得了荣誉,也为新中国妇女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9

1955年3月9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特别推荐连环画《一个藏族兄弟的故事》。

和平解放之初,西藏地方政权机构不统一,呈现出原有的西藏地方政府、班禅堪布会议厅和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并存的局面。1955年3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决定》指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是负责筹备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带政权性质的机关,受国务院领导。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个藏族兄弟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藏族青年和我进藏人民军队之间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体现了藏族同胞对于党和中央政府的热烈拥护。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0

图片

1950年3月10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特别推荐连环画《爱国增产备春耕》。

1950年3月10日,政务院召开第二十三次政务会议,原则上通过《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指示》中特别指出,在新解放区,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在春耕期间,应以组织群众春耕生产为第一要务,一切工作均应服从春耕生产,努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耕工作。这份指示,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也为当年的春耕顺利推进指明了方向。《爱国增产备春耕》讲述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努力准备春耕的先进事迹。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1

1988年3月1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开始举行,特别推荐连环画《生命之树常青》。

1988年3月11日—15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宣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正式成立。

经过30多年来的全面探索和广泛实践,在中国残联的领导下,我国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残疾人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残疾人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张海迪是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她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先进事迹早已传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生命之树常青》便是一本讲述其宝贵品德的精彩连环画。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2

图片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特别推荐连环画《孙中山先生革命故事》。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也是名烁古今的一生。他是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口号,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爱国者。

在2016年11月11日举行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3

1952年3月13日,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1951年度苏联科学和文化艺术斯大林奖,特别推荐连环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丁玲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8年9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1946年温泉屯(小说中名为“暖水屯”)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这部小说不仅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革命文学作品。更重要的,它还是一本镌刻在普通人的心里、写在历史和大地上的作品。

1952年3月13日,该书获得了1951年度苏联科学和文化艺术斯大林奖。同期,获奖的还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歌剧《白毛女》。


图片
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